- · 《智库时代》栏目设置[06/28]
- · 《智库时代》收稿方向[06/28]
- · 《智库时代》投稿方式[06/28]
- · 《智库时代》征稿要求[06/28]
- · 《智库时代》刊物宗旨[06/28]
城市大脑何以未能智慧“渡劫”| 新京智库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7 月 22 日,救援人员在郑州市景光南路隧道进行排洪。图片来源:新华社 树状结构,满天飞车,容易被唤醒的全息显示,模拟昼夜,星空……这就是科幻小说《三体》为未来城市愿景。
7 月 22 日,救援人员在郑州市景光南路隧道进行排洪。图片来源:新华社
树状结构,满天飞车,容易被唤醒的全息显示,模拟昼夜,星空……这就是科幻小说《三体》为未来城市愿景。
无论是科幻小说描述的未来城市,还是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快速到来,各行各业都在加速向“智能”转型。
城市也不例外。能够感知、思考、进化、有温度,新的智慧城市正在朝这个方向建设。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现代大都市将因暴雨而瘫痪,智慧城市将显得脆弱。
这让人想起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他的《反脆弱性》一书中提到的: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能否改变脆弱的局面?
城市追求“智慧”
随着突如其来的猛烈极端降雨,城市如何应对突发性气象灾害成为社会治理的重大课题.问题。
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平台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预防和治理应该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
但是,近期河南等地的极端降雨事件表明,一些“高大上”的技术平台未能充分发挥预期功能,并没有达到公众预期的效果。
对城市“智能”的描述起源于1990年代初在美国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其重点是“信息技术驱动城市形成可持续竞争力”。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广泛讨论。
2010年,上海作为世博会主办城市,成功从世界各地引进高科技信息技术,进行本土化应用创新,成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 .
目前,我国100%的副省级城市和87%的地级以上城市,共计500多个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其实智慧城市的初衷就是解决城市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城市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获得城市的实时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地提取城市和社会的动态变化,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效率.
到2012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各地纷纷建设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发现交通拥堵规律、地质灾害潜在隐患、流行病传播过程。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智能技术也让城市的信息流动更加顺畅,加快疫情防控进程。
比如追踪感染者的路径,动态监测疫情数据的变化,无人机检查居民外出,测量体温,基于智能地图数据的人流监测和预测,医院在线咨询、数字政务(如复工审批)等。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带来的最直观的体验是在交通领域。
城市车辆如流水般源源不断,来来往往,难免造成拥堵问题。过去,面对道路拥堵,交管部门利用历史数据提前分析路况,然后通过手机短信提醒公众避开拥堵路段。
现在,导航软件掌握实时交通大数据,用户可以通过导航软件的动态引导提前判断路况。
所以,不难发现,在城市治理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化。在出行等服务方面,城市的数字化建设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当最强大脑遇到极限挑战
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问:没有手机的你会怎样?
在高赞的回答中,有些人怀念小时候没有手机的时候,和邻居、同学天真烂漫玩耍的生活。
不容忽视。 20年来,智能工具改变了世界,重塑了思维,不断加速的变革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交流方式。
同样,在如今过度追求“智能”的城市,很多人应该没有想过如果“智能大脑”失效,城市失去电力或网络该怎么办。
7月19日,工作人员在杭州萧山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进行动态监控。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这次洪灾中的郑州,水、电、网都中断,智慧城市瞬间失灵。这座城市一度陷入混乱。事实上,这类似于人脑突然失去供血,思维运动立即停止。
其实郑州在智慧城市方面也有很大的投入。 2020年,郑州完成城市大脑工程基础平台建设。但面对这场洪水,除了熟悉的摄像头和各种便于信息传递的常规应用外,智能系统在这场洪水中表现不佳。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停电是这场洪水中智慧城市失败的致命因素。
对于硬件来说,没有电就变成显示器了。一些重要的设备一般都有后备电源,临时停电通常可以由后备电源维持。但是,对于大街小巷充斥的物联网等终端传感设备,一般很少有备用电源,一旦遇到停电,就完全无法工作。
文章来源:《智库时代》 网址: http://www.zksdbjb.cn/zonghexinwen/2021/0730/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