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库时代》栏目设置[06/28]
- · 《智库时代》收稿方向[06/28]
- · 《智库时代》投稿方式[06/28]
- · 《智库时代》征稿要求[06/28]
- · 《智库时代》刊物宗旨[06/28]
智库专家热评电动车1000KM续航|治标不治本的炫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把1000KM续航作为追求的标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儿,是资源的浪费。 文丨智库君 2021年伊始,超长续航的开年大戏轮番上演。蔚来、上汽智己、广汽埃安陆续宣布,将推出续航超过1000KM的
把1000KM续航作为追求的标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儿,是资源的浪费。
文丨智库君
2021年伊始,超长续航的开年大戏轮番上演。蔚来、上汽智己、广汽埃安陆续宣布,将推出续航超过1000KM的纯电动汽车,高续航里程军备竞赛已然开启。
1月9日,蔚来汽车在2020年蔚来日上发布了150kWh电池包,并计划在2022年四季度推向市场,据称搭载这一电池包的蔚来全新轿车ET7续航可以超过1000KM。
1月13日,上汽与阿里的合资公司智己汽车宣布,将全系标配93kWh和高配115kWh掺硅补锂电池,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依托这块电池,智己汽车可在全架构带宽内最高支持近1000KM的续航。
1月18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已按计划开展实车测试,并预计于本年内分别搭载在广汽埃安现有 AION V 和 AION LX 车型上。其中搭载硅负极电池的车型最高可实现1000KM的综合续航能力。
“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1000KM,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地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1月1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表示。
一席话引发行业热议,超长续航舆论持续发酵的背后值得思考:车企为何纷纷推出1000KM续航的电动车?1000KM续航是不是电动车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电动车需要1000KM续航吗?除了提升续航,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解决里程焦虑?
本期智库说,且听智库专家们热议“电动车1000KM续航”。
第一问
智库君:车企为何纷纷推出1000KM续航的电动车?
王秉刚:我觉得这事肯定有忽悠的成分在里头,我不太相信我们技术上这么快有这么大的突破。我认为,市场不需要1000KM的续航里程,甚至六七百公里都是没必要的。如果电池非常先进,装上车不重,能耗不高当然非常好,否则就没有意义,这种引导并不好。应该从实际出发,用比较合理的性价比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付于武:无论是蔚来的半固态电解液,还是广汽提出基于石墨烯基的电池,这一轮大家纷纷提出1000KM续航,是展示自己满足用户体验、解决用户里程焦虑的一种宣言。但本质上的问题是技术是不是有重大突破,如果没有突破,一千、两千公里都没有实际意义。我们应该追求技术上的突破,固态电池是很好的方向,但是量产还需要时间。
安庆衡:第一,现在电动车的里程忧虑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冬季。车企为了让消费者能放心的买自己的产品,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二,虽然大部分电动车的使用者并不需要、或者说不常需要很长的续航里程,但长续航里程毕竟是一个卖点。如果真能保证名义上的1000KM的续驶里程,即使实际打点折,消费者心里会有本帐,这个车的实际续航里程也还是会够用的。第三,从长远来看,如果电动车能够真正与燃油车PK的话,不能有短板,续航里程一定要高,今后再加上OTA的优势、自动驾驶的优势,电动车才能够迅速发展起来,车辆也才能保值。
蔡蔚:推出1000KM续航电动车的原因是人为制造亮点,吸引眼球。按现有储能技术水平,做1000KM续航的电动车,主要是增装更多的电池,这将增加百公里电耗。
徐向阳:车企推出1000KM续航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从为用户考虑的角度,是要尽可能地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从车企自身的角度,一方面可以彰显企业在最核心的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技术和势力,另一方面也是营销的策略和手段。
张君毅:实际上推出1000KM续航的车,一方面证明自己的企业能力,同时也是打消用户的里程焦虑,但事实上未必所有用户都会去买1000KM续航里程的车,没有必要,电池特别重,也很贵。
钟师:做发布的恰好都是做高端品牌的车企,它们都想在资本市场充分运作。高端车型必须要有象征性和通俗易懂的指标公诸于世,1000KM长续航里程的指标简单粗暴易懂。车企既要将好故事讲给资本市场听,也要炫技给潜在用户看。
郑赟:目前在电动车智能化这方面,大家都强调自己技术的领先性,其实如果控制在一定的成本范围之内,续航里程越高越好,但这也是建立在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有巨大进步的前提之上的。所以我觉得车企此举是将其作为一个卖点来强调。
文章来源:《智库时代》 网址: http://www.zksdbjb.cn/zonghexinwen/2021/0627/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