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库时代》栏目设置[06/28]
- · 《智库时代》收稿方向[06/28]
- · 《智库时代》投稿方式[06/28]
- · 《智库时代》征稿要求[06/28]
- · 《智库时代》刊物宗旨[06/28]
智库理论动态丨公共品供给的社会与政府互补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智库理论动态丨公共品供给的社会与政府互补机制(外三则)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规模不足、质量不高,是阻碍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 与政府相比,社会
原标题:智库理论动态丨公共品供给的社会与政府互补机制(外三则)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规模不足、质量不高,是阻碍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
与政府相比,社会在公共品供给上更有效率,因此,近年来政府开始在公共品领域推广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但目前在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领域依然以政府为主,社会资本的参与还相当不足;与此同时,农村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品的规模在各地区存在很大差异。
本研究从集体行动及宗族极化的角度研究宗族多样性对中国农村公共品私人供给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政府与社会交互作用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影响。
本研究使用中国21个省758个县1949年至1990年前后农村公共品私人供给的数据及20世纪80年代姓氏数目和姓氏集中度的数据,发现姓氏数目与农村公共品的私人供给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姓氏集中度与农村公共品的私人供给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我们用一县1125至1279年的战争次数作为工具变量,证实了宗族多样性与农村公共品私人供给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证结果进一步显示,政府公共支出与宗族多样性存在显著的互补性,在姓氏数目少、姓氏集中度高的地区,政府公共支出对农村公共品私人供给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当然,农村传统宗族网络的弊端,比如宗族势力与基层政权的冲突、与现代法律的冲突、宗族械斗等等,需要承认。传统观点认为,政府应彻底改变传统治理方式、加强基层党建,从而建立一套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机制。不可否认,传统的基于宗族和血缘的资源配置机制将最终被市场机制所取代。但是现实中,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市场机制发育程度较低,传统社会遗留的资源配置机制仍在发挥比较大的影响。
政府需要利用传统资源配置机制好的地方,不需要急于去取代它,更需警惕基层政权的滥权之害。
具体到农村公共品供给,在姓氏数目较少、姓氏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政府应充分发挥传统宗族网络的协调能力,坚持推进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农村公共品,农村集体组织可以与基层的宗族力量相配合,更加有效地利用一些与宗族力量相关的活动场所(例如宗祠),以服务于农村社区的需要;基层政府可以借助于宗族的安排汇聚更多资源,提高公共品使用效率。
在仍然存在宗族冲突的地方,基层政府应加强对利益的协调,让宗族冲突失去赖以存在的土壤,同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和法制化进程,逐渐用法律等正式制度来规范农村的行为。而在姓氏数目较多、姓氏集中度较低的地区,政府更需要加大政策优惠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品提供。这对我们更好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工作,促进农村地区公共品供给方式创新,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转移支付收入对农民公共品供给意愿的影响
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的“三农”投入不断增加,2003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为2144.16亿元,2013 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已增长到 亿元。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作为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与促进农村繁荣发展的重要手段,占据财政“三农”支出的重要比例。
然而,在对农村公共品自上而下的公共支出力度如此大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依然普遍严重不足。究其原因,政府主导供给农村公共品的模式忽视了社会多元参与对解决公共品筹资问题、实现公共品供求匹配的积极作用,因而供给绩效不尽如人意。
在农民转移支付收入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消费替代效应(即农民获得的转移支付收入提升了他们的收入水平,从而放松了他们自愿供给公共品的能力约束)与信任补偿效应(即农民获得的转移支付提升了农民对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的信任程度,从而放松了自愿供给公共品的积极性约束)两个机制,试图解释转移支付对农民公共品供给参与的影响。
文章来源:《智库时代》 网址: http://www.zksdbjb.cn/zonghexinwen/2020/100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