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库时代》栏目设置[06/28]
- · 《智库时代》收稿方向[06/28]
- · 《智库时代》投稿方式[06/28]
- · 《智库时代》征稿要求[06/28]
- · 《智库时代》刊物宗旨[06/28]
赛迪智库丨国际油价超跌,中国增加石油储备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赛迪智库丨国际油价超跌,中国增加石油储备现“窗口期” 受新冠疫情冲击与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博弈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布伦特(Brent)期货油价从1月20日的65.20美元/桶
原标题:赛迪智库丨国际油价超跌,中国增加石油储备现“窗口期”
受新冠疫情冲击与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博弈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布伦特(Brent)期货油价从1月20日的65.20美元/桶一度跌至4月下旬的20美元/桶水平,此后逐步回升稳定在40-45美元/桶水平。国内外机构普遍预测,低油价将持续1-2年时间。
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同时,美国、印度等石油消费国纷纷表态将加大原油储备。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净进口国,中国增加石油储备的“窗口期”显现,应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石油储备机制,推进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支持石油储备装备及技术创新发展,提升战略储备能力。
?“低油价”凸显中国原油储备能力不足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能力未能达到国际能源署(IEA)规定“达标线”。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中国经济发展提速,对石油的需求量逐年加大。2003年国际油价走高,中国原油进口量也开始大幅攀升,石油储备基地筹建进入实施阶段。2006年10月,中国首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镇海基地建成使用。2008年,《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2008-2020)》(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中国石油储备以政府为主,商业储备占比亟待提升。中国石油储备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三级管理模式,即国家能源局(国家石油储备办)负责顶层的储备政策和规划,代表政府决定收储规模和动用石油储备;国家能源局下设的国家石油储备中心负责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承担战略石油储备收储、轮换和动用任务,同时监测国内外石油市场的供求变化;战略储备基地运营和原油收储投放责任则委托给基地。
商业储备占比较低,且既有储备能力也是以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一方面,尽管中国民营石油仓储量能力较大,但储存条件较国家石油基地条件还有所欠缺。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石油仓储能力已超过2亿吨,数倍于已建成国家战略储备能力,但民营油库普遍规模较小,而且所处的位置大多不能停靠大型油轮,石油仓储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但由于资格审批、外汇管制、安全监管、价格波动等方面的原因,民营企业储油意愿也不强。
国外石油战略储备经验值得借鉴
根据国际能源署协议要求,成员国需拥有不少于9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战略储备。发达国家基于“国家+企业”储备体系、动态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实际库存量普遍高于该标准。这些国家在低油价时期加大石油储备,油价较高时动用储备石油平抑国内油价,有效保障了国内物价稳定和能源安全。
各国普遍采用“国家+企业”石油储备体系。国家(公共)储备主要为国家直接投资运营和国家出资委托企业进行战略储备,石油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商业)储备是指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储备,石油所有权属于企业。
如表2所示,主要发达国家石油企业实力较强,商业储备占比较高。美国石油储备能力全球第一,其石油储备领域市场化程度高,专业石油公司和服务公司众多。
文章来源:《智库时代》 网址: http://www.zksdbjb.cn/zonghexinwen/2020/092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