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库时代》栏目设置[06/28]
- · 《智库时代》收稿方向[06/28]
- · 《智库时代》投稿方式[06/28]
- · 《智库时代》征稿要求[06/28]
- · 《智库时代》刊物宗旨[06/28]
《2020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丨亿欧智库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长寿命动力电池的意义远不止解决残值问题。 报告作者丨朴正浩 报告审核丨武东 由天宇 杨永平 报告编辑丨林家琪 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已成必然趋势。2015-2
长寿命动力电池的意义远不止解决残值问题。
报告作者丨朴正浩
报告审核丨武东 由天宇 杨永平
报告编辑丨林家琪
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已成必然趋势。2015-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猛。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其增长空间巨大。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诉求日益强烈,汽车产业迎来“新能源化”趋势。趋势之下,汽车产业链条重塑,动力电池逐渐进入行业之中。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行业发展过程中崛起的现象级企业,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基于此,亿欧汽车发布了《2020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从多个维度对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进行深度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研判宁德时代未来发展战略。亿欧汽车希望通过深度剖析行业代表性企业,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建设性的发展建议。
《2020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宁德时代产业布局▏
宁德时代创业始于中国,借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势,迅速崛起。其通过自建、投资、收购等形式,逐步扩大国内外布局,目前已经覆盖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
宁德时代以动力电池起家,目前已经布局动力电池上游矿产、电池材料,下游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以及充换电运营业务;宁德时代通过布局上下游产业链,降低了电池原材料成本,并通过下游产业的布局,进一步扩大其业务增长空间,构建自身产业壁垒,日后有望持续加强布局上下游产业。
宁德时代业务分析▏
根据2019年宁德时代财报,公司主营业务由动力电池系统、锂电池材料和储能系统三部分构成,分别占据其总营收的84.27%、9.40%、1.33%。从宁德时代历年财报数据来看,动力电池系统是其营收和净利润的主要来源。
全球和中国动力电池市场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主要向头部企业堆积;亿欧汽车认为在未来市场将逐步淘汰落后企业,宁德时代龙头地位将被稳固。
2017-2023年,宁德时代产能阶段性提升,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能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249.9GWh,动力电池产能增加,产能利用率处于高点,但同时库存量也在持续增加;随着产能阶段性提升,存在库存持续增加的风险。
从产品竞争力来看,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电池产品是宁德时代持续抢占市场份额的核心产品因素。宁德时代利用CTP技术从电池结构上省去模组这一结构,提升了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电池成本。除此之外,宁德时代在2020年推出长寿命电池技术,解决了电池“短命”问题,延长了单一电池服务周期,提升了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的价值产出。
宁德时代上游材料供应体系包含多家供应商,上游供应链体系数质兼具,下游全面覆盖市场主流车企客户,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宁德时代采用分散采购方式,在扩大自身供应链的同时,保持供应链内部的良性竞争,有利于提升其对上游供应链的话语权;下游客户方面,宁德时代目前覆盖了主流自主车企、主流外资车企、主流商用车企牌和造车新势力。此外,其与部分主流车企进行深度合作,进一步保证其未来市场份额。
2017-2019年,锂电池材料市场发展迅速,宁德时代相关业务营收同样表现不俗,未来依托自身动力电池业务的发展,锂电池材料销量将同步增长。
宁德时代通过布局锂电池材料业务及动力电池回收业务,采用“自产+回收”的模式,有效降低锂电池材料的采购成本,形成与动力电池业务的互哺,提升了公司竞争力。
储能系统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尽管近年来出现明显的增长,但还是以政策推动为主;宁德时代长期深耕锂电池领域,依托于自身核心业务早期入局,近年来受政策影响,营收破亿。近年来宁德时代加快在储能系统业务上的动作,通过合资,建立储能业务优势,助力其日后储能业务的发展。
宁德时代未来发展战略研判▏
宁德时代未来将不会局限于零部件供应商的单一角色。亿欧汽车认为,宁德时代基于对上游(矿产、锂电池材料)和下游(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的布局,并结合自身的储能系统、动力电池等业务基础,未来将向能源运营商方向转型升级。
受各市场趋势、产业链角色需求的影响,过去的商业模式很难适应趋势,并且满足各方的需求。宁德时代目前的业务和新兴商业模式重合度较高,也把握住了充电和换电的能源入口,同时配合储能业务的发展,未来将有可能向能源运营商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智库时代》 网址: http://www.zksdbjb.cn/zonghexinwen/2020/072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