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库时代》栏目设置[06/28]
- · 《智库时代》收稿方向[06/28]
- · 《智库时代》投稿方式[06/28]
- · 《智库时代》征稿要求[06/28]
- · 《智库时代》刊物宗旨[06/28]
艺术院校智库建设的路径思考以四川美术学院为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四川美术学院2013年成立的“西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立足当代,反观历史,以西南文化遗产等区域性重要资源为基础,统摄西部地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为重
四川美术学院2013年成立的“西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立足当代,反观历史,以西南文化遗产等区域性重要资源为基础,统摄西部地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为重庆乃至西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文化产业发展贡献经验和案例。
1 明确建设使命与发展目标
1.1 建设使命
文化使命: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服务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经济使命:促进区域社会转型发展,探索创意产业实践范例。教育使命:贡献文化传承协同创新重庆经验,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1.2 发展目标
瞄准“国家急需、国际一流”标准,建设中国西部文化传承协同创新高地。发挥西部文化特色优势,实现重点领域创新突破;学科与产业相互联动,艺术与科技有机融合;打通校园内外壁垒,建构“研学产政经”一体化通道。
1.3 组建方式
以四川美术学院与重庆文广局、大足区人民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构成核心协同创新体,协同创新单位根据建设进展适当增加或调整。
2 理顺改革整体思路
2.1 机制体制改革整体思路
(1)组织架构与管理平台
搭建4层级组织框架。决策层: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指导层:协同创新中心各专家委员会。协作层:协同创新中心秘书处。执行层: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
管委会下设3大办公室。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财、物和协同平台管理。平台管理办公室,负责各类科研项目、人才培养项目、学术交流项目管理。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知识产权管理等。
(2)人才管理机制
通过校内聘任专、兼职,协同创新体兼聘(流动不调动)、共享,社会兼职、项目引进等方式,建设高水平研究团队、高质量管理团队和高效益运营团队3支队伍。
(3)经费投入机制
四川美术学院和大足区人民政府、渠县人民政府、剑川人民政府、务川县人民政府共同投入基本运行经费。协同创新体共同确立合作任务,重点项目明确建设实施主体单位,采用专项投入和多渠道投入,经费独立核算以保证运转高效。
(4)创新平台运营机制
通过整合、提升与新建三个途径,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按照“分散安置、协同管理、开放共享”原则,提升协同运营效率。
2.2 创新点
(1)管理体制创新
在管理体制上做到校内协同与校外协同同步进行。打破一般协同体“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的组合模式,构建优势互补的“政产学研民”核心协同体,并以核心协同体为基础,以“网络节点”模式实现协同拓展。这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协同单位各自优势,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学科产业互动。
(2)运行机制创新
在运行机制层面做到实现“人事聘任+过程运行+管理考核”的运行机制。中心以专职人员、校内专职聘任专家、校内兼职聘任专家,以及校外兼职聘任专家教授和行业精英作为基本人事聘任方式。积极运行“西部文化遗产抢救与传承项目、工匠精神的历史记忆与当代价值项目、生活美学与艺术介入项目、绝灭动物数字化复原与开发运用工程”四个协同方向,对应学校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四个一级学科,在协同方向下设重大研创任务,以重大研创任务为依托,聚集团队、推出成果、培养人才,从而一方面全面带动学校学科发展,一方面积极服务社会需求。并以年度绩效作为管理考核办法。
(3)任务驱动创新
以“重大社会需求+重大研创驱动”为中心建设的主要驱动力,在了解社会重大需求的基础上,加强科研创新和艺术实践创新。启动集重大社会需求合重大研创驱动为一体的新型任务驱动模式。
(4)激励机制创新
中心设立“绩效奖励基金”,采用“层级自主奖励”与“中心导向奖励”相结合的“基数+系数”的奖励方式。奖励周期上,分为年度奖励和项目奖励。年度奖励主要针对中心主任、创新团队;项目奖励则根据项目周期进行奖励。
3 建构“大平台+多通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面向全体的艺术教育“大平台”
围绕实践型艺术英才培养定位,设置以实践创作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围绕“跨域融合”的实验教学理念,学校充分整合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着力建设多学科交叉、校企联合的1个国家级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和近100个常设性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基地,形成了“1+N”川美艺术实践教育“大平台”。
文章来源:《智库时代》 网址: http://www.zksdbjb.cn/qikandaodu/2021/0617/1294.html
上一篇:用大数据助推企业新型智库建设以铁路机务管理
下一篇:发挥医学院校智库作用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