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迟福林中国社会智库拓荒者

来源:智库时代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他现在是学者,曾经是军人、官员;他以研究经济改革见长,身在海南,却放眼全国,使得居于天涯海角一隅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下称“中改院”),影响力辐射海内外。

他现在是学者,曾经是军人、官员;他以研究经济改革见长,身在海南,却放眼全国,使得居于天涯海角一隅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下称“中改院”),影响力辐射海内外。今年,中改院迎来建院25周年,他也刚过65岁,脚步却未有停歇,依然走在改革研究的前沿。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社会智库“拓荒者”的中改院院长迟福林。

军营里走出的经济学家

在北大进修期间,迟福林聆听各种讲座,接触各种前沿理论,用独立视角去观察、鉴别各种思想学说,深入思考中国的改革发展问题。按照迟福林自己的说法,在北大的这两年对他一辈子做人、做事、做学问,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上初中、高中及大学毕业的子女,都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中传达的毛泽东指示,开启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而这一年年初,不到17岁的迟福林离开家乡,成为沈阳军区技术侦察支队的一名学员。

正是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年轻的侦察兵告别了懵懂的少年时代,以极大的热情潜心苦读马列哲学典籍。彼时,“文化大革命”还在延续,许多积蓄已久的社会问题开始显露出来,迟福林也从这里起步,开始了对国家命运、对社会未来的思考与探索。

很快,他便脱颖而出。1977年,没受过高等教育的迟福林,调入国防大学担任政治部宣传干事、马列基础教研室教员,一年后又进入北京大学进修,开始了北大国政系两年的学习生活。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正涌动着思想解放潮流,北大校园更是充满了自由民主、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迟福林聆听各种讲座,接触各种前沿理论,用独立视角去观察、鉴别各种思想学说,深入思考中国的改革发展问题。按照迟福林自己的说法,在北大的这两年对他一辈子做人、做事、做学问,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果说,这16年军旅经历是迟福林学术生涯的基础,那么从1984年进入中央党校理论部攻读硕士学位开始,其从事一生的改革研究则真正起航。在这里,他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读经济学巨著,活跃的思维和出众的研究水平,得到学界的交口称赞,被推荐为中央党校理论部学术组组长,成为党校的高材生,硕士论文《论社会主义初级民主政治》被《中国社会科学》作为重要文章刊用。

“中央党校王珏教授关于商品经济的理论、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关于合作制的一些理论研究,都给我带来很大的启示。在成为经济改革方面的研究者后,杜润生、安志文等老一辈经济学家内在的理论严肃性和情感的社会性相结合,坚持自己观点的风格,使我受用一生。”迟福林回忆道。

1986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迟福林由于理论功底扎实,工作能力突出,被调入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负责政治体制改革研讨的具体工作。在这里工作的一年多,他的研究视野全面打开,这也为他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扎根海南 放眼全国 建言改革

1991年11月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作为主要创办者之一,迟福林历任常务副院长、执行院长、院长,实现了从政府官员到研究学者的人生转变。

命运的罗盘在1987年10月再次被触发。时任海南建省筹备组组长的广州市委原第一书记许士杰进京着手海南建省筹备工作,想要网罗一批具有改革头脑和开放意识的青年才俊参与到大特区建设中来。海南特区如何“特”?许士杰特地找到了迟福林,并请他主持海南体制改革办公室和省委政策研究室工作。

此时,迟福林正密切关注着海南建省办特区的进展,便痛快接受了邀请。“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一个创业的年代、一个充满热情的年代。”1987年12月,迟福林脱掉军装,离开时值寒冬的北京,踏上了远行海南岛的征程,成为第一个到此报到的中央下派干部。

这一干就是近30个年头。立足海南,策划天涯,海南的多项重大战略决策,都与迟福林的研究密切相关。比如,海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建设洋浦自由工业港区建议、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等,均被决策层采纳并付诸实践;有些由于种种原因未被采纳,如海南特别关税区方案建议、实行琼台农业项下自由贸易的建议等,但作为研究,这些成果仍具很强的价值。

文章来源:《智库时代》 网址: http://www.zksdbjb.cn/qikandaodu/2021/0305/955.html



上一篇:全球知名智库对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
下一篇:情报机构与智库的功能融合及流程再造

智库时代投稿 | 智库时代编辑部| 智库时代版面费 | 智库时代论文发表 | 智库时代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智库时代》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