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库时代》栏目设置[06/28]
- · 《智库时代》收稿方向[06/28]
- · 《智库时代》投稿方式[06/28]
- · 《智库时代》征稿要求[06/28]
- · 《智库时代》刊物宗旨[06/28]
美智库臆测中国占领钓鱼岛作战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18年3月30日,美国智库“2049项目”发布报告《白色战舰与小蓝人:东海“尖阁列岛”(编注:属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下同)上空隐现的短暂而激烈的战争》。该报告由美海军退役
2018年3月30日,美国智库“2049项目”发布报告《白色战舰与小蓝人:东海“尖阁列岛”(编注:属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下同)上空隐现的短暂而激烈的战争》。该报告由美海军退役上校、原太平洋舰队情报处处长詹姆斯·法内尔,以及美海军陆战队退役中校克里·葛山涅克撰写。报告设想了中国在夺取“尖阁列岛”之战中,可能采取的作战理念、作战样式,就此提出美日两国的应对之策。与以往很多西方报告一样,上述报告罔顾事实,同时多有臆测妄断之词。本刊编译于此,仅供读者鉴别评判。
“先发制人”战略
中国海警局海上执法船只
日本《读卖新闻》2017年4月刊文称,日美前政府官员分别模拟中美日三国政府,进行关于“尖阁列岛”危机的兵棋推演。文章说,如果中国领导人认为其综合国力的非战争运用无法达成目的,那么中国迟早会发动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战争”,来夺取日本的“尖阁列岛”。
尽管解放军尚未公开过夺取“尖阁列岛”的作战计划,甚至不曾公开披露“指导军事行动的统一条令”,但通过一些公开文件,如2006年的《战役学》和2013年的《战略学》,还是能了解中国的军事战略和条令。在中国的军事思想体系中,最顶层的三个概念是积极防御、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人民战争。这三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解放军夺取“尖阁列岛”的作战方式。
首先,解放军认为,积极防御是“战略上的防御政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是,这种观点已被“先发制人”的观点所取代——“绝对有必要在战争的开始阶段获得主动”。
其次,自1993年以来,解放军已正式采纳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理论,认为未来战争将在局部地区(主要是中国周边)进行,而且范围和持续时间有限。
再次,“人民战争”是“人民在战时积极支持军队,包括后勤、政治或作战方面的支持”。根据该理论,解放军将人民群众和当地政府视为关键资源,特别是在占领“尖阁列岛”之类的局部战争时。
过去五年,在“尖阁列岛”附近活动的中国海上力量越来越多,这表明中国正积极准备进行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战争,来占领这些岛屿。根据中国的军事思想,以及中国军队和准军事力量过去五年的相关行动,中国夺取“尖阁列岛”的战争主要有两种样式:“海洋执法”和“解放军主导的突袭”。无论哪种样式,中国的目标都将是实际占领“尖阁列岛”并永久控制,而且夺取岛屿所用的兵力将非常类似,两种样式的主要区别是发起攻击的方式。
海洋执法船打头阵
海警船“侵入”“尖阁列岛”“领海”,是中国应对措施的一种。即便中国的海警船未“侵入”12海里“领海”,也会停留在附近海域(30海里范围内),并且经常“侵入”24海里毗连区。类似于“黄岩岛模式”,北京的战略是首先增加“尖阁列岛”附近海警船的存在,显著加大对东京的压力,逐渐加强中国对这些岛屿的民事管理。
与从菲律宾手中夺取黄岩岛的方式相同,中国发动“尖阁列岛”战争时,将先派遣渔民进入附近海域,同时,派遣海上执法力量保护这些渔民。中国将逐步在这些岛屿确立存在:距离岛屿越来越近,开始锚泊,继而登岛,进行岛上建设。至此,日本要么任由其“侵占”,要么采取防御行动。而日本的防御行动,无论多么轻微,都会被北京的宣传放大,作为升级冲突的借口,通过短暂而激烈的战争,摧毁海上自卫队在东海的兵力,然后呼吁停火。这种情况下,美国将作出欢迎和谈的姿态。这导致中国完全控制夺取的岛屿。
解放军主导的突袭
台湾问题和“尖阁列岛”问题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要求解放军,在2020年前具备占领台湾的能力,占领台湾所需的能力也适用于占领“尖阁列岛”。而且,因占领“尖阁列岛”引发的战争更小,所需时间更短,解放军很可能先占领“尖阁列岛”,并将之视为占领台湾的前提条件。
经过自2000年以来的飞速发展,解放军海军不仅对自卫队构成显著威胁,也对美国海军构成威胁。鉴于中国在先进水面作战舰方面具备数量优势,美国不一定能在“尖阁列岛”之战中拥有主导权。中国可以将其三大舰队的火力集中至“尖阁列岛”附近海域。凭借在东海的水面、水下和空中力量,解放军海军有能力实施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战争,占领“尖阁列岛”。
根据解放军的联合火力打击战役思想,中国可能会使用其火箭军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破坏美国和日本在琉球群岛一线的后方行动,甚至可能打击美日在本州岛和关岛的军事基地。此类火力打击,将阻止美日分布在西太地区的兵力介入“尖阁列岛”战争。
文章来源:《智库时代》 网址: http://www.zksdbjb.cn/qikandaodu/2021/0112/845.html
上一篇:军队院校智库定位及建设途径
下一篇:我国军民融合研究机构的文献计量分析